时间:2019-01-09 16:30人气:来源: 未知
寻找唐山柏各庄米的老味道——“莫让安全食品沦为奢望”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当下网上热议的权健能不能保健,随着调查和对责任人处理,各界似乎有了一点共识,而面对农产品的乱象,唐山曹妃甸秸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宝对市场上铺天盖地的某品牌大米提出了质疑:农业一年一个轮回,周期长,风险高。一味追求产量,就很难保证产品质量。各种伪科学,多种噱头,炒作包装,“化饼充机”。哪来那么多五常大米?哪来那么多蟹田米?价格更是便宜的让人费解?一亩地也就那点产量,几百斤大米,怎么总也卖不完呢?名不符实,出卖了良知。
(王宝和专家们研讨生物控制虫害技术)
一、感悟人生价值,立志回报社会
王宝,1979年出生,1998年就读于大连大学会计电算化专业,2007在唐山陆续创办港鑫商贸有限公司、威创租赁公司和广奕通工程管理公司,并成功完成最初的积累。2017年历经生死考验,感触颇深,对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发生重大转变。2018年步入不惑之年顿悟人生:生命的意义不仅是长度、厚度还有深度;做有益的事、做有意义的事、莫留遗憾。
遂决定用余生做有益社会、有意义的事,2018年4月。注册《曹妃秸宝》商标并创办唐山曹妃甸秸宝农业科技公司,把公司创立初心确定为:自己吃着放心、送给朋友安心、卖了对得起良心的健康食品。随即制定公司未来规划与经营理念,树立公司价值观。公司目前以生态大米的种植、收割、加工和销售为主营业务。
其实王宝的农业情结由来已久,他出生在东北农村,深知农民的艰辛,1998年离家求学时就立志,用我自己所学所知改变农村,三年前就开始初心动念,寻求机会,积蓄力量准备回乡创业,唐山是他创业的第二故乡,经历大地震考验的唐山人民,真诚热情,坚忍不拔,知恩图报的品格让他重新认识了唐山,知恩图报是我自幼时就劳记在心的理念,创业成功的他想回报这方热土。经过仔细的调查,农业在唐山还是块短板,也是我兴之所在,故创办农业公司,以现代理念把农产品商品化,农业种植标准化,农民职业化做为基准,为唐山柏各庄大米这块有历史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增辉,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终以健康安全的特色农产品回报社会。
(秸宝农业团队的专家接受袁隆平教授指导)
二、用正气和良心生产,用生态和科技引领
为了践行和实现初心,公司确立了道法自然,良心耕作的理念。天地良心,天地正气,天地之间有良知,天地之间有杆秤,道德是定盘星,科技是压仓石。选用频临绝迹的正宗柏各庄稻谷做种子,通过生物天敌和物理方法控制病虫害,整个生产过程不使用一滴农药,不使用一粒化肥,推行生态有机循环农业,实现农产品可溯化和农民职业化,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对产品放心,农民才能安心耕种,土地才能结出健康的果实。借助科技的助推,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让耕者安心,食者放心。
秸宝农场成立近一年来,凭借责任和科技实现保持不打农药。认定再好的药也不如不用药。优选柏各庄老种,投入有机肥和科技设施,产量虽不高,但确保稻米纯香,品质与口感能尝到小时侯的味道。
虽然初创,凭借其经营理念与初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认同,时至今日公司获“中国创冀”唐山区三等奖,获曹妃甸区科技局高度认同,科技立项“有机水稻种植病虫害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并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研究所、河北省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首批“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杨旸博士、中国蚯蚓行业标准制定者之一法月萍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张卫峰教授等科研机构和专家建立合作与技术指导。并聘请本地有经验的水稻种植者共同来管理经营秸宝生态农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今年的亩产量虽然才400多公斤的稻谷这与传统种植的800公斤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实现科技创新,生态防控,为健康粮食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让更多的科技元素融入到农业生产中。目前稻谷已全部入库,采用风干技术,低温仓储,以传统仓储为核心理念建设的新式粮仓可以让稻谷保存三年不变质,营养不流失,保证口感,为粮食仓储与深加工做出实质的研究。
三、回味柏各庄 还原老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