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旅游网改版上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中国乡村旅游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榜 > 农旅头条 >

高敬之骂城——冀东暴动抗日故事(2)

时间:2018-07-02 21:25人气:来源: 未知

高敬之骂城——冀东暴动抗日故事(2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为了纪念冀东暴动80周年,网站收到了很多网友寄来的抗日史料和故事,在冀东暴动纪念日前后我们陆续发表一些经典故事,欢迎网友继续投稿。

(抗战时期卢龙城西门)

1937,在河北省卢龙县乡村师范小学任校长,因反对日本的奴化教育,学校停办,校长被免,罢官在家非常烦闷。他几次听说共产党的队伍张贴“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的标语,唱着同样的歌曲,而且公买公卖,从不打骂群众,与旧军阀部队有天壤之别,他便先后多次秘密甚至公开寻找共产党,只是一直没有结果。

1938年春,他通过同事的弟弟终于在滦县见到了共产党员阮务德。阮务德给高敬之讲了许多团结抗日的道理,并告诉他,抗日光有热情还不够,必须学会团结人,练本事,作好准备,等待时机。但阮务德当时没有接收他。高敬之回来不久,又听说河北省中部有不少群众起义抗日的消息,迁安县有抗日游击队攻打了清河沿鬼子据点。迁安师范学校有抗日的校长杨十三秘密策划抗日暴动,便下定决心,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挑头抗日参加暴动1938年夏,冀东暴动筹备风起云涌,高敬之决定开始行动。他寻思,一旦闹起来,共产党准来找自己。几天工夫,就组织起了400多人,而且多数都带有土枪土炮。队伍拉起之后的第一仗打的便是马各庄联庄会。他们三下五除二拿下联庄会后,就开仓济贫,把村中姓任的大地主三间粮库的粮食全部分给穷苦百姓。从此,他们正式打起了“华北人民抗日军司令部”的大旗,并专门刻了大印。初战告捷之后,他们又乘胜追击镇压了油榨镇附近的大土匪头子邵某。到此,高敬之名声大振,队伍壮大到1000多人。他准备攻打卢龙县城。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辽经幢)

听说高敬之带头暴动,卢龙县伪政府的头头们惊慌失措,忙把全县的军警调进城内,随时准备应战。高敬之的部队到达卢龙城外时,军警和保卫团早已荷枪实弹站在了城墙上。高敬之首先命人把县城周围的电话线全部割断,然后冲着墙上的军警高喊:“弟兄们,咱们都是中国人,都不想当亡国奴,我们起义是为了抗日!我们只想进城捉拿日本顾问和狗汉奸‘牛犊子’!”(当时的伪县长姓牛,老百姓给起的外号叫牛犊子)当时正值秋收前夕,城外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青纱帐,城里根本摸不透高敬之的底细。伪县长战战兢兢爬到城墙上,先是点头哈腰地向高敬之说软话,什么高校长辛苦了,缺钱缺粮他给等等,后又用绳子从城墙系下6个与高敬之熟识的人进行谈判。高敬之的态度非常坚决:“我们啥也不缺,啥也不要,就是要进城,这城不能让日本鬼子、汉奸占着!”慢慢地,城上黑压压站满了人,其中有不少是高敬之的朋友、同事及学生。高敬之一面向他们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一面命令部下在太阳落山前从东南角集中火力攻城。然后,他带着一个护兵从东南角开始围着城墙边走骂:“‘牛犊子’是吃里扒外的狗汉奸,不是黄帝的子孙,不是中国种,是我们共同的仇人,有种的起来抗日,打死日本鬼子,活捉‘牛犊子’。我高某要是干过缺德事,你们就冲我开枪……”就这样,高敬之从东门一直骂到北门。城上的人见他口干舌燥,有的扔仁丹,有的扔西瓜。太阳落山时,东边的枪声准时响了,高敬之来个“兵不厌诈”,冲着城西的青纱帐喊:“传我的命令,不准开炮,不准打机关枪,城里都是自家兄弟,别伤了老百姓!”然后又冲城上喊:“东门已经打开了,立了头功。你们还不立第二功,立功者赏!”很快,哗啦啦从墙上扔下许多枪支和帽子,不少军警保安缴械投降,并搬开堵城门的沙袋子,打开了大门。高敬之便把队伍大摇大摆地开进卢龙城。这就是著名的“高敬之骂城”。

(卢龙县抗日老区高贯各庄)

高敬之赶走“伪政府”后,成立了“卢龙县抗日政府”,但由于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加之日本飞机的轰炸,“卢龙县抗日政府”仅仅存在3天时间。然而,这个政府毕竟产生在声势浩大的农民暴动之中,打的是抗日的旗帜,是卢龙人民外患当前奋起抗战的一次壮举。

这一事件轰动了整个冀东,“冀东抗日联军”主动与高敬之取得联系,把他们编入“冀东抗日联军”第二十三总队,命高敬之为总队长,派阮务德任政治部主任。之后,他们又参加了冀东暴动攻打双望、抚宁、乐亭等许多大大小小的战斗,随部队东征西战,为民族的解放屡立战功。

(卢龙抗日根据地棋盘山已经开辟了旅游区)

扫一扫关注乡村旅游网


中国乡村旅游网报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