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今天是农历腊八,于是就想起了一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将给大家分享。
小时候,家里穷,每天主食除了玉米粥就是白薯面汤,遇到农田里有送粪、种地、收秋的重活,才舍得吃一顿干饭,同样是粥,但如果粥里加上红豆、花生、或者板栗什么的,粥就格外香甜,我们也更爱吃。每年一进腊月,大人们就开始找些豆子或者杂果,准备好八种材料,在腊八那天做成粥,俗称腊八粥,因为用的原料多,做出的粥又香又稠,格外好吃,所以盼着腊月,盼着吃腊八粥,也成了孩子们的一个奢望。
(成山的铜盆溪)
记得我八岁那年,那时候,虽然母亲还在世,但因身体多病,很少上锅台做饭,大多是我和大两岁的姐姐做饭,那年腊八,我们准备了栗子、红豆、绿豆、红薯干、花生、玉米渣等,准备烧水做饭,但怎么凑都凑不够8样,于是向坐在炕上的母亲求助,母亲于是拖着病弱的身体,去了对门大婶家,大婶家门前有棵枣树,每年都要打一簸箕红枣,母亲去大婶要了一把红枣,总算凑够了八样,我们赶紧起火做饭,水烧开了,刚要下米,大伯家的二哥来了,进门就和母亲哭,说家里断顿了,没米下锅,母亲又下炕,从我们准备下锅的玉米渣里,用瓢分出了半升,倒入了二哥拿来的口袋里,二哥千恩万谢地回家去了。
剩下的半升玉米面,我下到锅里,因为水多米少,熬出来的粥很稀,而且盛到盆里只有八分满,那时家里七口人,要保全家喝饱必须得满满的一搪瓷盆才够。
(孝敬婆婆的好儿媳)
我把这盆粥端到炕头,然后放上饭桌,等待哥哥姐姐和父亲下工回家吃饭,看着不满的粥盆,感觉今天的早饭肯定要吃不饱了。
正想着,突然有人敲门,我真怕是有人又借米粮来,所以很不情愿去开门,“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这是鲁迅先生《祝福》里的句子吧。开了堂屋的门,前面站着衣裳褴褛的母女俩,每人手里端着一个空碗,我一看就明白,这是来要饭的,我真想把门关上,我往外推门板时,那位母亲顶住门板说话了,说她们在外面冻了一夜,孩子两天没吃饭了,自己不要,就给孩子盛一碗,我犹豫了,母亲听见了那位母亲的话语声,赶紧从炕上下来,把要饭的母子让进了屋里,接过她们的碗,一人盛了满满一碗粥,母亲似乎忘了我最爱吃枣,在孩子的碗里特地添了两粒枣,看着飘在那碗粥里的红枣,我感觉那就像海上的一条红船,能把人们带到温暖富裕的彼岸。
那位要饭的母亲看着母亲给他们盛饭,拽了拽孩子露着棉花的袖口,顺着炕沿就跪下去了,母亲赶紧把她们馋起来,让她们坐在炕桌边喝下刚出锅的腊八粥。
母子也是千恩万谢地走了,这时父亲他们也上早工回来了,大家围坐在半盆腊八粥前,听了我和母亲一早上的经历,谁都没说什么,只能每人盛了一碗粥,管了不管饱的喝了,然后各自出门干活去了。
今天早上,从微信里看到腊八节的由来,知道腊八是佛祖成道的日子,我感觉母亲就是一座佛。
(领导干部访贫问苦)
传说: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灵山的万佛殿)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 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腊八,是佛陀成道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佛陀发现了众生都有觉醒的潜质,都有自救的能力,为人类生命、为一切众生找到光明、找到希望。我们应该把这一天定为觉醒节!
倪屯村民间故事之娃娃亲(2)
倪屯 村民间 故事之娃娃亲 ( 2 )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接上期】杨爽和郭亮掉到冰窟窿里...(837)人阅读时间:2021-03-03三大罪过不容赦,大胃王可以休矣!
三大罪过不容赦,大胃王可以休矣! 原创张立新 乡村旅游网 8月12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 :最近...(393)人阅读时间:2020-09-24故宫五鼠闹神州
故宫五鼠闹神州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 2020 年,农历鼠年注定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从新冠病毒...(428)人阅读时间:2020-09-24传承国学终于有家了——迁安市国学学会
传承国学终于有家了 迁安市国学学会 成立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 8 月金秋,硕果飘香。 8 月...(415)人阅读时间:2020-09-23唐山市丰润区七树庄镇、沙流河镇、左家
唐山市 丰润区七树庄镇 、 沙流河 镇 、 左家坞镇村名怎么来的?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唐山...(489)人阅读时间:20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