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旅游网改版上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中国乡村旅游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榜 > 农旅头条 >

高引铺村大锅炖肉“八碗居”的由来

时间:2017-12-21 18:04人气:来源: 未知

高引铺村大锅炖肉“八碗居”的由来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12月20日上午,迁安电视台创业栏目录制了网站员工两年来的创业历程,对网站进行的家乡地名探源和民间故事挖掘整理工作给予了详细采访,记者们深深的被网站www.zgxclywz.com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动精彩的文笔所打动,特别是看了关于高引铺村绣娘手工坊《巧手编织七彩梦》和《兴教寺狮子的传说》,更是读了千遍不厌倦。追问下集网站什么时候发表,应记者请求,今天发表,以飨读者。


杨店子镇高引铺村祖上烹饪技术代代相传,早在明末清初。高引铺张家就在杨店子开了炸饼店铺。当时,高引铺厨师做的大锅炖肉,因香嫩不腻,被顾客称颂,清康熙三十年冬十二月,康熙皇帝幸驾迁安,路过杨店子集市,亲口尝了高引铺炸饼店的大锅炖肉,连连赞叹,说此高引铺炖肉连吃八碗都不会吃够,遂将高引铺炸饼店改名为“八碗居”炖肉铺。如今高引铺厨师做的炖肉手艺已传至十一代传人,仍走街串巷,给周边百里的村庄宴席上制作享用。

高引铺厨师做的炖肉,香嫩软绵,肥而不腻。时间长了,便从寻常百姓餐桌上,摆到了达官贵人的宴席上。清康熙皇帝幸驾迁安,去蔡园镇灵山时路过杨家店,县官让张家炸饼铺子做了一碗高引铺炖肉,康熙帝一吃就吃了好几块,贴身太监多次劝皇上少吃,方才罢了。康熙皇帝说,朕此生从未尝过如此香鲜的炖肉,宫廷御厨从来做出这样适口的炖肉,要是厰开肚子吃,我要吃八大碗。于是,高引铺炖肉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八碗居”。

日本侵略中国,在杨店子设了据点,烧杀抢掠,张家在街上的店铺开不下去了,全家回到村内,八路军开始来村内开辟根据地,张家开铺子的人有的加入了地下党,有的加入了区小队,日本鬼子听说张家祖传会做炖肉,就让张家人去炮楼伪军团部给他们做大锅炖肉,张家人一听,赶紧逃到外地去了,说啥也不给伪军做饭,不让小日本吃上高引铺炖肉。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村里家家贫困,温饱都无从解决,成年累月吃不上一顿肉,张家大炖肉眼看就要失传了,这时,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过上了好日子,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坐上几桌。于是,高引铺的厨艺传人们又开始做炖肉了。其中手艺最好的要数刘秀凤和李小华了。


刘秀凤,今年49岁,娘家是蔡园镇刘湾子村,现在凭借炖肉的手艺做起了出桌生意。她说:“我们出桌是从我们爷公公那传来的,爷公公叫张翠丰,一开始给村里红白事做厨,后在杨店子开饭店,家里办事没有那么多桌凳、碗筷,于是他就购置了碗筷桌凳,免费给乡亲用,因为手艺好,红烧肉是拿手的绝活,大锅炖肉又是祖传的,外来客人吃了都说好,外村的办红白事找厨子都找他,于是慢慢都做了起来,现在除了炖肉,还有凉片压肉、压肘子、压猪头、压耳朵,我村现有十二户出桌的,发展了十二班厨嫂,形成了产业,做的多了,手艺越来越精,菜品种越来越全,每桌有16、18、20道菜,我们做菜口味好,用料都经济实惠,做的口味好。帐篷、锅、灶、桌、碗盘全是免费用。周围杨店子、大五里、蔡园、木厂口、马兰庄等地都请我们。有一次我们在木厂口镇马庄户做厨,九江公司的老板,他姥家马各庄的,那天在他姥爷家吃了我们做的炖肉,连连说好,他说城里任何一家饭店、一家宾馆、五星级饭店都做不出来这种口味的炖肉。他是我们高引铺村姑爷,从那以后每次来高引铺,他都要吃大锅炖肉。


李小华,今年39岁,娘家是木厂口镇娄子山村的,嫁到高引铺村,就跟婆婆公公学会了大锅炖肉,到现在做出桌生意10年了,做菜好、干净、安全卫生,服务好,为人实在,食料都是让东家采购,不让东家破费,高引铺炖肉很远都出名,南到木厂口、孟官屯,东到迁安城里四关四街、城东毛洼扣庄等地,西到迁西莲花院,除了炖鱼、炖肉以外,主要以农家菜为主,城里、木厂口都认我们,我村豆腐豆片加工也出名,味比徐流口的还好。现在在村党支部高书记带领下,我们村传统手工织布绣娘和大炖肉得到了发扬光大,我们厨娘们不仅去外村出桌做厨,而且在村内开起了农家院,去山叶口旅游的众多游客慕名来我村吃八碗居大炖肉,市政府来客商,专门来我村采购大锅炖肉,我们的炖肉上了星级饭店的餐桌。


(扫一扫关注乡村旅游网)

中国乡村旅游网报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