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旅游网改版上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中国乡村旅游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榜 > 农旅头条 >

中国马铃薯之乡围场直击:每斤2毛,金蛋蛋贱哭了!

时间:2017-12-15 07:32人气:来源: 未知

中国马铃薯之乡围场直击:每斤2毛,金蛋蛋贱哭了!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12月14日上午,河北农民报记者、农民互联网创始人孟燕君(中)采访许金和(右)和赵凤霞(左)。


“我第一年建库就遇上了土豆卖难,这俩库花了500万元,目前还有6000吨土豆压在库里,种植户卖不了土豆,也支付不了我储存费,我这一天天上愁,都快愁死了。”12月14日上午,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银窝沟乡的马铃薯储存库里,经营户许金和(13833418556)愁眉不展地告诉河北农民报记
  记者看到,这个库里清洗过的马铃薯整整齐齐排列,高得像一座座小山。还有没被清洗的,随意堆在一侧。据了解,围场县马铃薯的价格已由刚收获时的每市斤6毛到8毛钱降至当下的4毛多钱。
  该乡银镇村种植上千亩马铃薯的妇女赵凤霞(13731415136)说:“我在许金和这里存了800多吨土豆,目前只卖了200吨,4毛钱1斤卖的。今年每斤土豆成本接近4毛钱了,每亩产量3吨半都不挣钱。我算了一下账,每亩赔1200元到1500元。”

  马铃薯卖不出去怎么办?许金和说:“再没人买,只能卖到淀粉厂,每斤价格不会超过两毛钱。” 记者在新地乡岗子村见到了当地有名的农产品经纪人、金都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法人刘利军(13784538761)。当时他正忙着帮一位湖南长沙的客商把马铃薯装车。刘利军建设储存库和淀粉加工厂总投入280万元,每年经他手购销的马铃薯都在两万吨以上,淀粉日加工量达200吨。往年,他把分拣出的好马铃薯卖掉,残次品加工淀粉,每天出成品150吨,一干就3个多月。记者发现,如今他的库里仍有大量马铃薯堆积,除了部分工人在清洗马铃薯,淀粉厂里整套的加工设备却没有开工。


河北农民报围场县报友俱乐部会长、农产品经纪人刘海东(18903143789)告诉记者:“提起围场,人们会想到土豆,会想到新地乡的土豆粉。这两年环保压力增大,大部分加工企业关停了。像刘利军的淀粉厂,生意好的时候淀粉生产多少卖多少,因为他没钱上污水处理设备,现在只能停产。希望报社和农民互联网在帮助乡亲们卖土豆的同时,也呼吁一下有关部门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让土豆靠深加工增值。”

薯贱伤农,将影响明年的生产安排。记者见到克勒沟镇开发区农资经销商丁晓军时,他正为化肥种子款的回收发愁。他认为,种植户赔钱,会打击他们投入的积极性,农资也越来越难做,不赊销不走货,赊销吧,种植户赔了风险更大。


围场马铃薯是河北省名优特产,以纯天然、无污染闻名国内外,并被国内麦当劳餐厅使用。1979年,该县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马铃薯种植基地。为加快马铃薯生产的发展,成立了马铃薯研究所、马铃薯脱毒中心。1998年,围场马铃薯正式注册了"金栏"牌商标。全县年平均种植面积40万亩,已形成28个种子基地村,12181个薯种户,年产种薯、 商品薯6亿公斤。1999年,围场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围场马铃薯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该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73万亩,总产量180 万吨。每年为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山东等省提供不同品种的优良种薯1.5 亿公斤,提供菜用薯3亿多公斤,为北京辛普劳、上海百事、上好佳等几个国外知名大公司提供炸条、炸片商品薯1500万公斤以上,甚至“漂洋过海”远销国外。

  马铃薯是我国的第四大主粮,而围场马铃薯在一大串闪耀夺目的荣誉面前由土蛋蛋变成了金蛋蛋,今年却贱得要哭了。

以上这篇河北农民报记者采写的消息,中国乡村旅游网www.zgxclywz.com电话采访了赵凤霞,证实围场马铃薯积压卖难价格低情况属实。农业、农村、农民绝不是想象中那样风光无限。一些地方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情况依然存在。本网站将和河北农民报联合帮助薯农销售马铃薯,帮农民朋友度过难关。

 大家快帮帮围场薯农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