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旅游网改版上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中国乡村旅游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榜 > 农旅头条 >

细如春蚕吐丝,粗如大笔挥抹,从三岁娃娃到耄耋老人都喜爱的艺术品

时间:2017-11-26 21:26人气:来源: 未知

细如春蚕吐丝,粗如大笔挥

——剪纸艺人张文芳的艺术魅力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最近,在征集中国旅游总评榜河北分榜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工作中,网站主编获得了意外收获,在河北迁安发现了濒危的冀东剪纸传承人张文芳报送的几张精美的剪纸作品,作品内容有花鸟鱼虫、珍禽异兽、十二生肖、神话传说、各类人物、蔬菜瓜果及生活所见,世间百态,无所不取,无所不剪。河北电视台专门报道了张文芳以宣传十九大精神和迁安文明城创建为题材的作品。11月26日,网站主编专程来到城区东侧的三李庄村,采访了著名剪纸艺术传承人张文芳先生。



张先生是河北省迁安市迁安镇梨行村人,中华剪纸促进会会员,唐山市艺术家协会会员,剪纸非物质化传承人,一见面,他就滔滔不绝的向编者介绍:剪纸是家中传承百年的技艺,在他祖父年少的时候,就向集市上卖花盆剪纸的老人学习制作剪纸,那时候的剪纸是为了彰显家家户户的喜庆气氛,每一张花盆剪纸都是有寓意的,比如松鹤延年、花开富贵、竹报平安这种简单、质朴、随心所欲或许恰恰是艺术的灵魂。随着时代的发展,迁安剪纸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同时又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祖父的剪纸裁剪精巧、活泼、颜色鲜丽,每张拿到集市上,从一分钱、二分钱、五分钱、一角钱卖到两角钱。为了能卖好价钱,除了附近的建昌营、夏官营、杨店子大集,还追赵店子、沙河驿、滦县等集市,虽然很辛苦,卖的钱不算多,但是那时候的经济水平低也足以养活一家人。


到了父亲这一辈,家里的孩子们从小受到祖父的耳濡目染,而且在当时剪纸艺术确实已经给家里带来了经济上的改善,所以每个孩子几乎都会剪纸,等到父亲能够独立剪纸了,花盆剪纸的种类已经创新到四五百种的花样。



现在剪纸早已不能够谋生了,但是出于对祖父的怀念和对父亲的尊敬,我不能让剪纸艺术在我这代失传,再说,剪纸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如果因为它没有经济价值而就此被遗弃,也是整个民族艺术的缺失。”在我的内心,不仅出于对家族的孝道,更是对民间艺术传承的责任和担当。近年来我做了好多关于迁安的剪纸,其中有风景,迁安标志性建筑物等,想通过剪纸宣传迁安,让更多的人了解迁安的发展。


近年来我在原有窗花的基础上所刻的作品,其内容更广泛,刀法秀气灵巧,繁密工整,他们都有不同的艺术特色和魅力,创新配色剪纸,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迁安历史,特意做了以迁安历史题材伯夷叔齐故事的4.3米大型剪纸采薇图,通过长期实践不断摸索,实现剪纸多样化。迁安的小兰庄、小贾庄、小王庄、梨行和野鸡坨镇山港村仍有老艺人在时常剪纸,我走街串户,吸取多家剪纸技艺,博采众长,让迁安剪纸发杨光大,


为了让更多的人接触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并将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来,2013年起开始收学生,对于有兴趣前来学习剪纸的学生,无论男女老少,都手把手教学指导,剪纸技艺和装裱。还利用空余时间,多次到学校和部分社区,举办传统技艺培训班,亲自授课。目前为止已有剪纸爱好者沈书羽,刘娜,张艳华,李琳等人都投入迁安剪纸的创作发掘创作,为迁安剪纸传承发扬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年来,我先后被许多大、中、小学以及30多个单位聘请为课外剪纸老师,培训过的学生多达5000多人次。用辛勤汗水,浇灌了传统技艺的花朵在迁安的大地上绽放。


关于张文芳的剪纸作品,网站将开辟专栏给予宣传报道,并在网站的游礼商城开展网上销售。欢迎网友登陆网站www.zgxclywz.com欣赏购买。


(扫一扫关注乡村旅游网)

中国乡村旅游网报道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乡村旅游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