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旅游网改版上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中国乡村旅游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榜 > 农旅头条 >

立冬菜到家(散文)

时间:2017-11-07 17:42人气:来源: 未知

立冬菜到家(散文)

(桃园仙境亚滦湾)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11月7日,是立冬节气,在冀东地区有一句谚语“立冬菜到家”,是说冬天马上到了,地里种的大白菜的赶紧收割,拉到家里去,否则就可能冻到地里,没人要了。记得有一年是立冬前一天,父亲招呼我回家放白菜,我因单位有点急事,没能回家去,白菜没收成,晚上就下了一场大雪,三亩多的白菜全冻在地里,白搭了,父亲直到过年了还骂我是败家子。而他却又时常向人们炫耀,他在杨团堡村山脚下种的花生,直到小雪节气才刨出来。长得粒粒饱满。

在立冬这天,家家户户有个习惯,就是回家时带上一棵白菜,白菜与百财谐音,白菜到家寓意百财到家,家里经济收入增加,农民把地里的白菜拉回家,那是时令要求,城里人买棵白菜回家,晚上包一锅热腾腾的饺子,城市乡村来年都有红火的日子。

(亚滦湾木屋别墅)

80-90年代,日光温室还没有普及,北方冬季蔬菜很少,白菜是唯一的大众消费菜,家家冬天都要储上一垛白菜。青椒、黄瓜、西红柿、韭菜是奢侈品,是富贵人家的桌上菜。后来大棚菜普及了,寻常百姓家过年也能吃上新鲜的黄瓜青椒等细菜了,然而,随着温室生产化肥农药的应用,这些细菜农药残留超标,毒黄瓜毒西红柿被越来越多的曝光,山东寿光蔬菜不敢吃了,河北饶阳成了蔬菜生产基地,饶阳有“种上三棚菜,小楼也敢盖”的民谣,因工作关系网站主编曾带领农民几次去饶阳学习大棚蔬菜生产技术,特别是他们的无公害绿色栽培技术,回来就组织农民建了十几个高科技温室大棚,种出了纯天然的蔬菜,前年附近几个县区的果菜批发市场韭菜农药残留超标,就去网站主编建的大棚里取韭菜、芹菜和香菜做样本,到菜市场检测合格,那个棚里的两畦韭菜都舍不得吃,只供五个菜市场监测站,但这样的好韭菜,一季节下来只卖了2000元。农民种菜真不容易,也真不挣钱。

(来亚滦湾别墅餐厅享一次蔬菜宴吧)

现在,市场上大车大车的蔬菜,来自温室蔬菜高效生产基地,菜农为了提高产量天天使用农药化肥,所以冬季了,还是大白菜是最安全的蔬菜。

现在保证不用化肥农药的蔬菜基地很少了,要讲温室生产最环保、生长的蔬菜最放心,在迁安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亚滦湾,一个是蟒山原生态农业园。他们的大棚是农业部专家指导建设的,他们的蔬菜品种、种植过程有专家把关,所有大棚有摄像头,随时随地检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去亚滦湾吃他们的蔬菜宴就是最尊贵的享受。

亚滦湾农业公园四季都有美景,春季千亩桃花盛开,在桃花潭边,“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桃花映红了姑娘的脸庞......”春天只要来到亚滦湾,就被美景陶醉了,晚上住进木屋别墅,过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夏天暑季来了,水上乐园热闹了,姑娘小伙来一次水上大冲关,晚上再赏梦幻灯光节,赏美女,看花灯,亚滦湾仲夏的夜晚更让人陶醉。作家李果散文《我们的亚滦湾》把那里的美景描写的如诗如画,如醉如痴。

(明净的桃花潭水)

(温馨浪漫的小木屋窗外是绿树红花)

(亚滦湾国际专业射箭训练基地)

我最爱的还是亚滦湾的冬天,在一望无际的荒沙滩,穿过曲曲折折的长廊,绕过广阔的思微远射箭基地靶场,一个人慢慢的走,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心灵被洗过一样。尤其是今天立冬这样的节气,我们建议亚滦湾主人陈国有先生,应该举办一次蔬菜文化节,听少男少女演唱一首《燃烧的蔬菜》,亚滦湾的蔬菜销售就会火火的一个冬天。

(蟒山原生态农业园的西红柿虫眼赫然)

(蟒山原生态农业园施用农家肥的茄子)

生产蔬菜另一个最放心的地方,就是上庄乡的蟒山原生态农业园,那里蔬菜不施化肥农药,为了杀灭土壤里的细菌,培养土壤肥力,园区实行大棚轮作休耕技术,让寸土寸金的温室大棚也休耕,只有蟒山原生态农业园的刘敬芳刘总舍得,那里的蔬菜品种全,黄瓜、西红柿、青椒、茄子、豆角样样有,刘总的经营理念:宁可产量低,宁可长虫子,除了农家肥和有机生物菌,不使一粒化肥,不喷一滴农药。

(蟒山原生态农业园施用的生物菌)

(蟒山原生态农业园休耕的温室大棚)

(蟒山原生态农业园的青椒秧苗上爬着虫子)

普通老百姓吃不起无公害的精细菜,还是让大白菜当家吧,今天是立冬,还是那句话“立冬菜到家”,带着一棵白菜回家去,仿佛听见了案板上剁菜剁肉的声音,那样亲切,那样温暖。


(扫一扫关注乡村旅游网)

中国乡村旅游网报道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乡村旅游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