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旅游网改版上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中国乡村旅游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榜 > 农旅头条 >

高引铺村兴教寺狮子的传说(民间故事)

时间:2017-10-16 13:01人气:来源: 未知

高引铺村兴教寺狮子的传说(民间故事)

——中国乡村旅游网根据村民口述整理

(兴教寺门前的狮子)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高引铺村位于迁安市杨店子镇西北部万太公路北侧,卑水铁路从村东穿过,全村共有农户410户,1650口人。村庄西靠高耸入云的挂云山和灵山,沙河从村西、村南缓缓流过,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

(高引铺村前的小河)

高引铺村历史悠久,最早建村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初期,在现村庄村址下1.5米—2米的地下,曾发现古村落遗址,出土过很多青砖、瓦、瓷器和陶器。村民张庆伍家还挖出过两坛子铜钱,铜钱中有战国时期的刀币。据专家考证,唐初此地住过高丽人,故取名高丽古庄。唐王征东,赶走了高丽人,古村落至此一度荒废,明末清初,高尹二姓迁此定居,并在杨店子开了个铺面,遂改村名为高尹铺,后因引与尹同音,逐渐演变为高引铺村,村内主要有张、宋、王、高几大姓,尹姓为什么从村中消失,没有历史记载。

(《迁安县志》记载兴教寺)

高引铺村中曾有一座寺庙,人称兴教寺。《迁安县志》记载:“兴教寺有二,一在县西北二十里,元时建,一在县西八十里。”县西北二十里,正是高引铺村,可见高引铺村兴教寺建于元代。【欢迎登陆网站www.zgxclywz.com欣赏精彩民间故事】

(兴教寺的石碑和碑座)

兴教寺规模宏大,香火旺盛,占地约6-8亩,南北长60米,东西长约40多米,坐北朝南,庙门前有一雄一雌石狮子一对,雄狮为白色青石雕刻,雌狮为红色岩石雕刻,从庙门进去,前后是两层大殿,前殿侍奉着弥勒和十八罗汉,后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祖,东西配殿,西配殿正中供孔子像,院内,东西各有两块大石碑,石人分两厢站立,整个大庙殿宇宽敞宏大,雕像形象逼真,曾有方丈主持看守,香火鼎盛,在河西一带与蔡园镇吴官营村大云寺齐名。现存半块庙碑,碑文可见此庙曾于明天启年间修缮,到民国时期由于战乱逐渐颓废,后改做学堂。

(高引铺村口绣娘手工坊)

关于庙门前的两尊石狮子,村里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据说这两只狮子,因常年在庙门前值守,听多了人间事情,看遍了上香的红男绿女,渐渐有了灵气,每每夜深人静,那雄狮子就活了,到村内走街串户,当他听说张家大锅炖肉好吃,就一心想到张家偷碗肉吃。一天晚上,月黑风高,狮子离开庙门,慢慢来到张家门前,叼开了门栓,潜入堂室,爬上锅台,见一盆炖好的肉还有余温,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他本想一次吃饱吃足,但又怕东家发觉,只好吃了半盆就悄悄回到庙门。以后,狮子只要闻到张家炖肉的香味,就在晚上去张家偷肉吃,张家不仅肉炖得好,而且还会做一手好豆瓣酱,狮子偷吃了肉,发现房沿下酱缸,八成满的一缸酱散发着豆香,于是又偷吃了豆酱。一开始,张家发觉炖肉不出息,总好像少了许多,但没见过人偷吃,也没往心里去,时间长了,感觉不对,于是就开始悄悄盯防。

(偷吃炖肉被夹断了舌头的狮子)

这天晚上,主人把炖肉做好后照样到放在锅台上,全家都暗中盯着院子和大门,半夜时分,就看见一只青石色狮子钻进门来,进了堂屋,又上锅台偷肉吃,偷完肉又来到房沿下,伸头向酱缸,偷吃了大半缸酱,一家人这才全明白了,当时,手上没有家伙,面对狮子,不敢阻止。于是,在下次炖肉的时候,特制了一个带刃的老鼠夹子样的器械放在肉盆前,家人又分头把守大堂屋门和大门外,手中拿起了家具大镐和砍刀。晚上果然那只狮子又来了,而且这次不但青石狮子来了,那只红石狮子也来了,青狮子来到了屋沿下吃了几口大酱,红狮子钻进堂屋上锅台吃肉,刚把下巴搭上盆沿,舌头伸出一半,啪的一响,带铁刃的老鼠夹夹住了舌头,他用力一甩,舌头掉了一半,疼得他跳下锅台就跑,青狮子看见红狮子口流鲜血,窜出堂屋,顾不上去吃肉了,两只狮子一前一后扑向门口。张家主人立即去关院门,红狮子先逃出门去,后面青狮子狮子逃出门时,尾巴被门夹住了,主人用砍刀上去一砍刀,切下了狮子尾巴,这两只狮子忍痛回到了庙门,次日,人们就发现,庙门前的狮子,一只没了半截舌头,一只狮子只剩下了半根尾巴。

(偷吃炖肉和大酱被砍断尾巴的狮子)

(绣娘们在缝制旅游包)

为什么庙门的狮子都来偷吃张家的大锅炖肉,请看下期《高引铺大锅炖肉“八碗居”的由来》


(扫一扫,关注乡村旅游网)

中国乡村旅游网报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