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旅游网改版上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中国乡村旅游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榜 > 农旅头条 >

杭州夫妻贯头山升仙的故事

时间:2017-05-12 22:37人气:来源: 未知

杭州夫妻贯头山升仙的故事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迁安市大五里乡贯头山村东的老爷山,原来曾叫育母山,也称发髻山,为什么叫发髻山呢?这里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杭州西湖边上住着一户姓王的普通的农家,孤儿寡母的母子相依为命,生活不算富裕,但也殷实厚道。儿子叫王干,每天种茶打柴耕田,勤劳善良,二十几岁经相邻介绍,娶妻李鹉,李鹉孝顺贤惠,勤俭持家,日子越过越好,成家三年先后生了一双儿女,夫妻恩爱,儿孙绕膝,祖孙三代农家日子其乐融融。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小女儿两周岁那年,杭州一带突然闹起瘟疫,远近邻居四处逃生,年过六旬的老母染上瘟疫,得了重病,小夫妻俩不忍看老母重病而死,四处求医问药,一天,王干李鹉夫妻俩来到灵隐寺求仙跪拜,说明来意,佛祖被年轻夫妇诚心所感动,指点说:“凭你们的孝母之心,告诉你们一个去处,一路北行,你们觉得哪座山美,就在哪里采药,并取这座山上的水煎药,方能治好老母之病。”

小夫妻俩立即登程,背着抱着一对儿女,从黄山到泰山,从王屋到太行,走高山跨低山,寻遍了大地上所有山峰,但都不是自己所爱之山,一直走了九九八十一天,夫妻俩这一天来到了孤竹国滦河岸边,李鹉发现育母山紫气萦绕,云雾弥漫,是从未见过的最美的山,而且一打听,当地贯头山村老农说此山称育母山,与治愈母亲也有点应验,便执意在此山中采药。


夫妻二人分别从南北两头进山,王干从五彩溪上山,攀过千尺瀑,直奔夔首石,药没采到,但找到了一处称作应验泉的地方,因为久旱无雨,应验泉却一滴水也没有。李鹉带着儿女从北坡登山,从石人沟开始,先后翻过椅子石、笔架石、影壁石,三天后到了一线天下,把神仙说的草药全采到了,儿媳为了医好婆母的病,又从一线天继续向山顶寻找泉水,好不容易登到山顶,不要说一眼泉就连一滴水都没找到,老天爷就像和穷人作对,三年滴水未下,整个华北大地河干井枯。

此时,儿媳采药寻水已经筋疲力尽,她再也爬不动了,就搂着儿女在山顶睡着了,睡梦里忽见一线天底下有一口井,井内有一汪净水晶莹透亮,真乃神水,她赶紧拼尽力气,舀了一壶水,她舍不得喝,先给一双奄奄一息的儿女分别喝了一口,然后高兴的醒了,看见草药旁边果然有一瓢水,想到婆母的病有救了,李鹉立即站起来,面向南方呼呼丈夫的名字,“王干哥,王干哥哥,……”李鹉甜美的声音久久在山中回荡,可是苦等在应验泉边寻水的丈夫哪里能听见,李鹉一直没听到丈夫的回音,日久天长,年轻媳妇盼望丈夫丈夫的回音,盼望着与丈夫一起快速把药送到婆母身边,但因为身体极度虚弱,再也走不动了,搂着儿女靠在一块山石上再也没醒来。


李鹉死后,灵魂来到应验泉,找到了王干,告诉了她在山顶找到的泉水和草药,王干立即爬向山顶,见到了妻子和儿女,一双儿女因为李鹉生前曾给他们喂水,奄奄一息中生息尚存,王干又喂儿女几口水,看儿女生命稳定了,抱着妻子放声大哭,他怨恨苍天无眼,为什么让母亲染上这么重的病,为什么这么残忍地夺走美丽贤惠妻子,王干哭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哭声惊动了玉帝,玉帝忙问哭声缘由,当听说华北三年未降雨,百姓苦不堪言时,立即斥责龙王,要求东海龙王立即行云布雨,伴着王干的哭声和泪水,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盆而下。

雨住之后,王干为了救母,放下妻子的尸体,背上儿女匆匆回家,为母亲煎药服下,三副药喝完后,母亲病痊愈恢复了,王干还把采来的药送给没逃走染病的乡邻,乡邻们的病都治好了,杭州西湖有恢复了生机。


治好了母亲和众乡邻的病,王干日夜思念妻子,他把儿女和母亲托付给乡亲,不远千里,又来到滦河岸边的贯头山村,找到了妻子采药的这座山,想把妻子尸体运回杭州安葬,等他登到山顶,哪里还能找到妻子,妻子的身体已经化作了一座山峰。

这座山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妇,体态既丰满又美丽,山峰就像少妇的头型,一缕长发迎风飘逸,怀内抚慰着两个大小石人,看上去就像平地突然拔起的一座金字塔。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称为少妇发髻山,简称发髻山。

标签: